11月21日,天原股份公告董事會換屆結果。引領、見證天原股份整體上市、整體搬遷、實現戰略轉型等多個關鍵發展節點的董事長羅云因年齡原因卸任,繼續擔任名譽董事長一職,為公司在戰略規劃、產業拓展、技術創新等方面給予指導。
繼任者鄧敏亦是在公司歷練多年的老將。自2003年起歷任天原股份副總裁、總裁、董事、黨委書記等職。多年來,鄧敏堅定支持天原股份轉型發展路線,在公司核心管理層中發揮重要力量。未來,在以鄧敏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天原股份將繼續堅定“一體兩翼”的戰略布局,闊步世界一流企業新征程。
作為老牌國有企業和氯堿化工行業引領者,天原股份率先開啟了傳統化工企業轉型之先河。早在2017年就錨定了“一體兩翼”轉型方向,朝“綠色功能化學材料和先進化學電池材料技術公司”方向邁進。
眼下,天原股份在氯堿化工、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都積淀了深厚優勢,戰略紅利效益凸顯,改革成效顯著。沿著既定的戰略布局與發展路徑,天原股份正朝著世界一流企業邁進,成就“百年天原,世界一流”。
開氯堿化工企業轉型之先河 新材料戰略紅利初顯
11月21日,天原股份董事會換屆結果出爐,為公司做出卓越貢獻的董事長羅云卸任,轉而擔任公司名譽董事長一職。
從1983年進入宜賓天原化工總廠開始,羅云在天原度過了職業生涯的40年,歷任宜賓天原化工總廠及股份公司供銷業務員、經營管理處副處長、供銷處及經管處長、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委員、總裁、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等職務。
在公告中,天原股份羅列了羅云的主要貢獻,包括作為中國氯堿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羅云自1998年至2012年擔任公司總裁(總經理)、2012年8月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及黨委書記以來,先后主導公司進行了債權轉股權、戰略引資、整體上市、企業整體搬遷及產業轉型進入鋰電新能源及新材料行業等重大戰略舉措工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天原股份董事會將聘任羅云作為董事會名譽董事長,繼續為公司在戰略規劃、產業拓展、技術創新等方面給予指導。
除公告中的表述外,羅云在天原股份工作的40年,是天原股份整體上市、整體搬遷、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40年,他主導和見證了天原股份發展歷程中的數個關鍵節點。
作為天原股份近年來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得不提的就是天原股份作為氯堿工業領軍企業,率先開啟進入鋰電新能源及新材料行業的重大轉型,并蹚出了一條成功實踐之路。
時間回溯至2017年,天原股份啟動“一體兩翼”戰略布局,以氯堿化工業務為“一體”,向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電池材料“兩翼”發展。具體來看,公司重點發展以高功能材料氯化法鈦白粉為核心產品的鈦化工、聚乙烯系列高分子新材料和鋰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產品的新能源先進化學電池及材料產業,最終朝“綠色功能化學材料和先進化學電池材料技術公司”方向邁進。
轉型數年后,在2022年新春干部大會上,羅云表示,“公司傳統氯堿化工產業鏈繼續保持經營發展優勢的同時,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新能源鋰電材料、高分子新材料、高功能氯化法鈦白粉板塊戰略紅利效益凸顯,改革成效顯著”。這一表態,無疑代表著天原股份的轉型升級戰略已經邁入成效收獲期。
業績數據足以證明公司戰略布局的前瞻性和正確性。近年來,公司業績屢創佳績。2021年,公司經營業績取得歷史最好水平,同時當年歸母凈利潤超出過去四年的歸母凈利潤總和(2017年至2020年)。
2022年,天原股份穩字當頭,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愈趨復雜的行業發展形勢下的強勁發展韌性。良好業績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前瞻戰略謀劃和超前產業布局形成的產業結構優勢、綠色循環發展形成的高端產業優勢、“產-學-研-資”相結合形成的技術研發優勢、創新管理形成的高水平運營優勢等多點發力。
眼下,在新任董事長鄧敏引領下,天原股份將繼續堅持“一體兩翼”的發展布局不動搖,強化氯堿化工行業引領者地位,在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擴大規模和技術優勢。在以鄧敏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天原股份將繼續闊步世界一流企業新征程。?
瞄準規模化增長與縱深布局 引領鋰電產業集群發展
在已經擁有氯堿行業優勢地位的背景下,天原股份涉足新領域的轉型有決心、有執行力,其背后離不開核心管理人員的精準判斷與前瞻性布局。
此前,羅云就曾公開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正逐步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中國鋰電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中國贏得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全球性競爭勝利的戰略基礎和關鍵環節,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鋰電產業鏈擁有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而天原股份作為擁有79年化學合成經營歷史的老牌化工企業,天然擁有發展鋰電產業的技術、人才、現代工業制造、產業鏈配套的良好基礎優勢和區位優勢,也有完備的鋰電材料研發體系和工程化需要的技術能力支撐。可以說,天原股份向鋰電行業的延伸布局勢在必行,也具有天然動機與優勢。
眼下,天原面朝三大發展目標闊步前進,立志成為宜賓市第二大支柱國有企業、繼寧德時代之后最大的鋰電材料配套企業、百年天原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要成為宜賓當地繼寧德時代之后最大的鋰電企業,天原股份自然有其底氣。
新能源鋰電賽道,主要有兩大賽道。除三元正極材料外,磷酸鐵鋰材料也是當下的主流技術路線之一。根據天原股份2022年年報,公司要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公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十四五”規劃為年產30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為年產15萬噸及配套前驅體年產5萬噸。
今年5月,天原股份宣布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一期生產的高壓實動力型產品各項參數及性能指標實現階段性預期目標,其中關鍵指標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該項目于今年4月一期項目建成并投料試生產,實現了天原集團布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零的突破,是天原股份繼成功投資打造三元正極材料產業后,在新能源鋰電產業發展上新的里程碑。
2023年底前,公司預計建成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配套前驅體項目,其中2.5萬噸已建成投產,年產7.5萬噸產能在按計劃推進中。宜賓鋰寶在2023年底前建成年產7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
天原股份在新材料領域的藍圖漸成實景,“十四五”期間,天原股份制定了重點發展鋰電材料產業的“500億計劃”,將堅持大型長鏈一體化發展路徑,規模化發展三元、鐵鋰、鈉電材料、鋰電材料和電池回收、上游原料、礦產資源等產業。
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辦的契機下,天原股份作為宜賓市大力發展鋰電產業集群的重要企業,其發展將顯著受益。
積極履行國企擔當 引領氯堿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家老牌國企和公眾公司,多年來天原股份除深耕主業、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外,在企業社會責任、踐行“雙碳”目標及服務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都積極踐行責任,充當國企履責“先行軍”,為推動四川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和諧等方面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2022年四川企業社會責任百強榜評選中,天原股份在踐行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主動作為、貢獻力量,彰顯了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成功上榜“2022四川企業社會責任百強”。
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天原股份積極承接國家與區域戰略發展的需要,精準對接國家、省、市產業發展戰略和產業發展趨勢,立足“核心競爭力必須建立在科技領先上”的發展理念,圍繞“一體兩翼”實現產業高端化、項目綠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轉型突破。面對限電降荷、能耗雙控、價格劇烈波動等眾多挑戰,公司發展戰略與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盡顯,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區域產業活力迸發、建設制造強國貢獻了天原力量。
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公司制定《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綠色宣言》,明確全公司發展的綠色底蘊,按照“綠色、低碳”發展思路,深入推進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綠色高質量發展,將公司新涉足的鈦化工產業、鋰電池產業融入原有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打造綠色產品與產業鏈。集團下屬控股子公司海豐和銳與天億新材料被工信部評為“綠色工廠”示范企業,下屬重要參股子公司宜賓鋰寶、光原鋰電榮獲四川省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宜賓鋰寶被工信部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全球領先正極材料零碳工廠。
在開放合作、培養人才、社會幫扶等方面,公司作為西南地區氯堿行業唯一一家獲批的產融培育基地生產企業,公司充分發揮企業“傳幫帶”作用,在產業鏈上下游及周邊企業大力推廣新模式、新工具,助力產業鏈風險管理。
2022年以來,公司以高度的企業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擔當,堅決貫徹落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任務,在資金支持、政策保障、項目支撐、產業帶動、民生改善、扶智扶志方面聚焦發力,惠及群眾超3000人。公司被四川省評選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省內對口幫扶涉藏地區和彝區貧困縣先進集體”。
除了積極履行個體單位的社會責任,公司還積極在行業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羅云在擔任中國氯堿行業工業協會理事長期間,堅持為行業、企業服務的宗旨,全面履行職責,緊緊圍繞企業生產運行和發展的焦點難點開展工作,為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天原股份早已身體力行地展開ESG實踐,將國企擔當融于企業管理和經營工作,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有效履行,為公司邁向世界一流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標一流、成為一流,在奠定的正確發展路徑上,天原股份將繼續錨定“一體兩翼”發展方向,繼續夯實世界一流企業競爭力,成就“百年天原,世界一流”。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稿來源:每日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