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天原股份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受經濟下行、新冠疫情多重反復影響,天原股份仍然持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迎來營收、利潤雙增長,實現營業收入92.79億元,同比增長4.57%,實現歸母凈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33.45%。這是氯堿行業內為數不多交出業績正增長“成績單”的上市企業,充分展示了公司在當前愈趨復雜的行業發展形勢下的強勁發展韌性。?
聚力謀遠、奮力前行。?2022年上半年天原股份始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快發展、多作貢獻”總基調,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再次交出了優異的業績“答卷”。據悉,天原股份上半年良好業績的取得,得益于公司前瞻戰略謀劃和超前產業布局形成的產業結構優勢、綠色循環發展形成的高端產業優勢、“產-學-研-資”相結合形成的技術研發優勢、創新管理形成的高水平運營優勢等多點發力,構建了公司堅強有力的競爭能力。
超前謀劃
產業結構不斷升級
聚焦主業、穩中求進。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利潤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沿著大型長鏈一體化的路徑,不斷優化“一體兩翼”戰略發展,搶抓宜賓市打造全球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基地的戰略契機,不斷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宜賓鋰寶增資擴股以及“年產 4 萬噸鋰電三元正極材料、年產 3 萬噸鋰電三元前驅體”項目建設;優化完善“氯—鈦”循環產業鏈,高鈦渣原料項目加碼加力;整合供應鏈資源,全面打造集現代化供應鏈服務、特色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物產集團;打造集研發、設計、分析檢測服務、數字化服務為一體的科創集團,重塑構建“先進制造+物產集團+科創集團”的業務體系,實現產業發展“加速度”。綠色循環
高端產業優勢顯現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扣“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要求,將節能降碳貫穿于公司生產經營發展的全過程,在做精做強優勢氯堿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電池材料、高端綠色鈦化工、高分子材料,形成了天原特色的“資源能源+基礎化工產品+新能源電池材料及化工新材料”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和綠色清潔生產發展模式,推動企業綠色健康發展。
產學研資
創新研發持續發力
科技賦能、創新發展。公司始終秉承“天原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建立在科技領先上”,引入國際鋰電行業頂級專家,打造國際化的“產-學-研-資”格局,構建科技創新國際化體系,聯合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建立合作平臺;與北京理工大學吳鋒院士專家團隊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鋰電全產業鏈創新平臺——新能源鋰電材料院士創新中心,依托公司自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實驗平臺開展自主研發,2022年上半年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專利29件,授權專利18件。
創新管理
助力企業賦能騰飛
對標突破、提質提效。公司大力推進管理模式和現代管理水平現代化、國際化,以市場開發和超前研發引領高端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全力推進“微笑曲線”兩端化和生產制造智能化,公司精細管理水平、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行業標桿優勢不斷鞏固;持續推進國企深化改革,對照公司制定的改革任務清單,對公司的組織體系、治理結構、管理能力、風險管控、激勵機制等進行全方位改革并在多維度取得突破。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未來,公司將緊盯全年目標,聚合產業鏈向上的力量,不懼挑戰,迎難而上,將危機轉變成機遇,堅毅的向著宜賓市第二大支柱國有企業和繼四川時代之后最大的鋰電材料配套企業和百年天原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闊步邁進,續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